一、为什么读这本书
- 面向实战:专为具有 2–5 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撰写,所有示例用“可读优先”的 JavaScript 写成,却与语言无关,可直接迁移到 Java、C#、Python 等。
- 反学院派:摒弃晦涩的λ演算、范畴论,把“函数式思维”提炼成一组可落地、可渐进式采纳的技能。
- 解决真问题:分布式、高并发、可维护性、测试困难——这些现代软件痛点正是本书瞄准的靶心。
二、核心理念速览
概念 |
一句话解释 |
设计收益 |
Actions(动作) |
依赖时间或调用次数的代码,如发送邮件、写数据库 |
必须显式管理,天然难测 |
Calculations(计算) |
纯函数,输入相同则输出相同,无副作用 |
易测、易组合、易并行 |
Data(数据) |
不可变的事实记录,如 JSON、DTO |
易序列化、易缓存、易版本化 |
全书围绕“把更多代码从 Actions 搬到 Calculations 与 Data”展开,从而降低复杂度、提升可维护性。
三、内容结构鸟瞰
全书 19 章分两大篇章:
Part 1:Actions、Calculations、Data(第 3–9 章)
- 识别与分类
- 通过“购物车”案例,手把手教你把现有代码贴标签:A / C / D。
- 提取计算
- 将“写全局变量 + DOM 更新”的臃肿函数拆成纯计算 + 最小化动作。
- 不可变数据
- JavaScript 无原生不可变结构?用“写时复制(copy-on-write)”与“防御式复制”自己实现。
- 分层设计
- 提出 Stratified Design(分层设计):
- Pattern 1:Straightforward Implementation(同级抽象)
- Pattern 2:Abstraction Barrier(隔离层,可无痛替换数据结构)
- Pattern 3:Minimal Interface(拒绝过度膨胀的 API)
- Pattern 4:Comfortable Layers(让团队舒服的抽象高度)
Part 2:First-class Abstractions(第 10–18 章)
- 高阶函数
- 把“for 循环”提炼为
forEach / map / filter / reduce
;把“try/catch”提炼为 withLogging
。
- 嵌套数据操作
- 利用不可变工具链(
update / nestedUpdate
)优雅地修改深层对象。
- 时间线思维
- 用“时间线图”可视化并发与异步,识别竞态条件,并用“切分时间线”技巧消除并发 Bug。
- 两种架构模式
- Reactive Architecture:用“值单元 + 公式单元”解耦事件流。
- Onion Architecture:用分层壳模型隔离业务、领域、技术细节。
四、关键技能地图
技能 |
章节 |
一句话口诀 |
提炼纯函数 |
4、5 |
“把隐式输入输出变成显式参数与返回值” |
不可变更新 |
6、7 |
“先拷贝,再修改,最后返回” |
防御式拷贝 |
7 |
“不信任外部代码,进出都做深拷贝” |
分层抽象 |
8、9 |
“每层只做一件事,箭头永远向下” |
高阶函数 |
10–14 |
“把变化的部分当参数传进去” |
并发控制 |
15–17 |
“画时间线→找共享资源→加队列或闩” |
架构落地 |
18 |
“业务核、领域环、技术壳,层层防腐” |
五、特色亮点
- 代码即教学:每章都配有“Noodle on it”与“It’s your turn”互动练习,边学边重构。
- 跨语言思维:示例虽用 JavaScript,但刻意不用其高级语法(如
class
、async/await
),确保概念迁移零门槛。
- 渐进式采纳:无需重写系统,只需在新需求、旧 Bug、测试补强的关键节点逐步引入函数式技巧。
六、读完你将获得
- 一眼识别“动作代码”的嗅觉,与将其转化为可测试计算的套路。
- 一套可在任何语言落地的“不可变数据 + 分层设计”脚手架。
- 用高阶函数消灭重复、用时间线模型驯服并发、用洋葱架构守护长期可维护性的实战指南。
正如作者所说:“这不是一本关于 Haskell 或 Clojure 的书,而是一本关于如何用函数式思维写好日常业务代码的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