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sential Cybersecurity Science
作者: Josiah Dykstra
语言: 英文
出版年份: 2015
下载链接:
书籍均收集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请莫用于商业用途。谢谢合作。

书籍摘要

《Essential Cybersecurity Science》是由Josiah Dykstra撰写的一本专注于网络安全科学的书籍,于2015年12月由O'Reilly Media出版。本书旨在帮助开发者、工程师和网络安全专家通过科学方法构建、测试和评估安全系统,将科学思维应用于网络安全实践,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有效性。

核心内容概述

本书共分为12章,内容涵盖了网络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、实验方法以及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。作者强调科学方法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,包括实验设计、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,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科学方法应用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。

第1章:网络安全科学导论

介绍了网络安全科学的概念、重要性以及科学方法的基本要素,探讨了网络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,以及人类因素和度量在其中的作用。

第2章:开展网络安全实验

详细讲解了如何设计和执行网络安全实验,包括提出问题、形成假设、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,并提供了实验设计的检查清单。

第3章:网络安全实验与测试环境

讨论了实验环境的选择,包括建模与仿真、开放数据集、桌面测试、云计算和网络安全测试平台,并提供了选择实验环境的检查清单。

第4章:软件安全

探讨了软件安全领域中的科学实验,包括模糊测试、对抗性模型以及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科学方法应用。

第5章:入侵检测与事件响应

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(IDS)的科学实验,包括误报和漏报的分析、性能和可扩展性测试,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测量Snort IDS的检测性能。

第6章:态势感知与数据分析

探讨了如何使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,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可视化技术辅助人类网络防御者。

第7章:密码学

讨论了密码学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,包括密码学设计的实验评估、可证明安全性和物联网(IoT)中的密码学安全。

第8章:数字取证

介绍了数字取证领域的科学实验,包括科学有效性与法律的关系、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,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比较取证工具的性能。

第9章:恶意软件分析

探讨了恶意软件分析中的科学实验,包括仿真器和沙箱中的数据收集、博弈论在恶意软件分析中的应用,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识别恶意软件家族。

第10章:系统安全工程

讨论了系统安全工程中的科学实验,包括回归分析、移动目标防御和防御无意内部威胁的实验案例。

第11章:人机交互与可用性安全

探讨了人机交互和可用性安全领域的科学实验,包括双盲实验、可用性度量方法和用户友好型加密邮件界面的案例研究。

第12章:可视化

讨论了网络安全可视化中的科学实验,包括图形表示、可视化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。

附录

附录A提供了关于如何识别和理解不良科学、科学声明和营销炒作的指导,帮助读者在面对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时保持批判性思维。

书籍特色

  • 科学方法的应用:本书强调科学方法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,通过实验设计、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,帮助读者将科学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。
  • 实践案例丰富:书中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领域应用科学方法,包括软件安全、入侵检测、态势感知、密码学、数字取证、恶意软件分析等。
  • 跨学科视角:本书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的内容,还探讨了人类因素、法律和伦理问题,为读者提供了跨学科的视角。
  • 实验设计指导:提供了详细的实验设计检查清单和方法论,帮助读者设计和执行自己的网络安全实验。

《Essential Cybersecurity Science》是一本适合网络安全从业者、研究人员和学生阅读的书籍,能够帮助他们提升科学素养,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挑战。

期待您的支持
捐助本站